智辉科技

智辉科技

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为什么被称为四大名著_清人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两书合刊

admin

本文目录一览

水浒传以哪一个朝代作故事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 ,内容围绕在梁山泊称覇的强盗。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作者历来有争议[1],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罗贯中做了一定的整理工作。书中强盗多是被官府逼至落草为寇,当中有不少本来是官员,但在中国大陆曾被归类为农民起义 。 作者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除目前广泛认可的作者为施耐庵外,历史上还有其它几种观点[1],包括了罗贯中说,施惠说,郭勋托名说,宋人说等。 罗贯中说 这种观点认为[1]全书皆由罗贯中所著。明朝嘉靖年间的汪道昆托名「天都外臣」在《水浒传叙》中首次指出《水浒传》「越人罗氏...为此书,共一百回」。其后许多明清人士都相继指出罗贯中是《水浒传》作者。直到民国年间,鲁迅、俞平伯仍然认为水浒传简本是罗作,繁本是施编。甚而一些持此观点的人认为[来源请求] 施耐庵是捏造出来的人,真实中并不存在。 但是这种观点现在普遍没有得到认同。反对者认为[1],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明显不同,完全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惠康野叟在《识余》中说:「二书深浅工拙,如天壤之悬,讵有出一手之理?」而且关于罗贯中作《水浒》的证据也大多经不起考证。 施惠说 此说最早见于明人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即君美[2]之传水浒,意欲供人说唱,耸人观听也,原非欲传信作也。」 至清朝时,很多谈及施惠的人开始把施惠和施耐庵混为一谈。如无名氏《传奇会考标目》:「施耐庵,名惠,字君承,杭州人。」至近代,仍然有人力主此说。如孙楷第《中国通俗 书目》中认为[3]「耐庵即施惠号」。此后又有人考证[4]《水浒传》中有江浙方言,并发现施惠的《幽阁记》中有一些描写和《水浒传》相似,以次推断二书皆出自同一人之手,乃施惠所作。但是很多人认为该证据难以令人信服[1],而且有关施耐庵和施惠的关系多数臆断。 郭勋托名说 由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合写。 整部 完全由施耐庵一个人写。这种观点是大家最为熟知的。 第一种说法早于明朝已经有人提出。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之间亦有以下两种意见: 其中一部分人认为[来源请求] 《水浒传》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 明代高儒《百川书志》中则说《水浒传》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也就是说主要是施耐庵写的,罗贯中进行了整理,编辑。这种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5]《水浒传》属于累积型群众创作,无疑施耐庵在创作过程中曾参考、借鉴和吸取了很多素材,包括史籍、笔记和某些完整的 、戏曲作品或其中的某些片段,但施耐庵创造性的劳动是不容抹杀的。 人物 主条目:一百单八将 水浒一百单八将 三十六天罡星 1宋江 | 2卢俊义 | 3吴用 | 4公孙胜 | 5关胜 | 6林冲 7秦明 | 8呼延灼 | 9花荣 | 10柴进 | 11李应 | 12朱仝 13鲁智深 | 14武松 | 15董平 | 16张清 | 17杨志 | 18徐宁 19索超 | 20戴宗 | 21刘唐 | 22李逵 | 23史进 | 24穆弘 25雷横 | 26李俊 | 27阮小二 | 28张横 | 29阮小五 | 30张顺 31阮小七 | 32杨雄 | 33石秀 | 34解珍 | 35解宝 | 36燕青 七十二地煞星 37朱武 | 38黄信 | 39孙立 | 40宣赞 | 41郝思文 | 42韩滔 43彭玘 | 44单廷珪 | 45魏定国 | 46萧让 | 47裴宣 | 48欧鹏 49邓飞 | 50燕顺 | 51杨林 | 52凌振 | 53蒋敬 | 54吕方 55郭盛 | 56安道全 | 57皇甫端 | 58王英 | 59扈三娘 | 60鲍旭 61樊瑞 | 62孔明 | 63孔亮 | 64项充 | 65李衮 | 66金大坚 67马麟 | 68童威 | 69童猛 | 70孟康 | 71侯健 | 72陈达 73杨春 | 74郑天寿 | 75陶宗旺 | 76宋清 | 77乐和 | 78龚旺 79丁得孙 | 80穆春 | 81曹正 | 82宋万 | 83杜迁 | 84薛永 85施恩 | 86李忠 | 87周通 | 88汤隆 | 89杜兴 | 90邹渊 91邹润 | 92朱贵 | 93朱富 | 94蔡福 | 95蔡庆 | 96李立 97李云 | 98焦挺 | 99石勇 | 100孙新 | 101顾大嫂 | 102张青 103孙二娘 | 104王定六 | 105郁保四 | 106白胜 | 107时迁 | 108段景住 成书过程 《水浒传》插图:囚车解草寇(清初刻本)《水浒传》的故事最初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从南宋开始就成为了民间口头文学的主要题材。目前流传下来的根据说书人编成的话本中就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到了元朝初年,出现了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晁盖、吴加亮(吴用)等36人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浒传》的故事梗概。在元朝,元杂剧中还出现了一些水浒故事剧本[来源请求] 。 《水浒传》是到了明朝初年,根据《大宋宣和遗事》和《东都事略》等史籍中有关宋朝宋江等三十六人起义造反的记载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的。故事描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将各自不同的故事,从他们一个个被逼上梁山、逐渐壮大、起义造反到最后接受招安的全过程。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传说是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他们讲究忠和义,爱打抱不平、劫富济贫,不满贪官污吏,最后集结梁山,与腐化的朝廷抗争。 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人物的鲜明形象,也向读者展示了宋代的政治与社会状况。 「水浒」字面的意思是水边,指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山东梁山泊。另外诗经中有「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句子,记载了周太王率领部族迁徙的事情。有人认为[来源请求] 用水浒做书名,是将宋江等的聚义和周朝的兴起作类比,证明原作者肯定起义英雄们反抗统治的精神。水浒义军领袖宋江原是低级官吏,后被逼上梁山,与其他梁山好汉一起反抗暴政,「替天行道」,逐渐发展壮大。《水浒传》故事豪放、粗旷,全书通过人物的言语、行为来表现其矛盾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刻画也各有特色,而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各自的成长经历也不尽相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影响和艺术价值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白话文写出的长篇 ,《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缺乏知识以及大众娱乐活动的年代,《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等其他通俗 往往就通过民间艺人,以戏曲曲艺的形式,成为了普通民众仅有的文化活动。其中虚构的人物或者虚构的故事变成为了老百姓眼中的史实。其中很多故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等,历来为男女老少所津津乐道。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各种道德观,书中人物所体现出的重朋友,轻生死,讲侠义的特点,便成为了大众用来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 与另一部名著三国演义相比[来源请求] ,水浒传的长处不在于政治和战争场面的描写,而在于主要人物的刻画和市民生活的描写。其中梁山主要人物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物个性鲜明,角色语言各有特色。 水浒传故事被改编成多种曲艺形式。红楼梦中就提到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曲目。评书,苏州评弹和山东快书都有很多经典节目是取材水浒传的。 古时流传有一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指年轻人不该读水浒传,否则容易会整天想打架,思想上变坏;而老年人不应该读三国,因为其中人物善于用计使诈,处心积虑、钩心斗角,作为应该「知天命」的老人应该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着算计别人,对自己身心无益。
参考: zh. *** /w/index?title=水浒传variant=zh-
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7/7b/%E5%BF%A0%E4%B9%89%E6%B0%B4%E6%B5%92%E5%85%A8%E4%B9%A6/180px-%E5%BF%A0%E4%B9%89%E6%B0%B4%E6%B5%92%E5%85%A8%E4%B9%A6 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一种忠义水浒全书版本的封面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 ,内容围绕在梁山泊称覇的强盗。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书中强盗多是被官府逼至落草为寇,当中有不少本来是官员,但在中国大陆曾被归类为农民起义 。 目录[隐藏] 1 作者 2 成书过程 3 版本 3.1 简本 3.2 繁本 3.3 译本 4 影响和艺术价值 5 评价 6 参考文献 7 参看 8 外部连结 [编辑] 作者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大致有三种观点: 全书皆由罗贯中所著。 由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合写。 整部 完全由施耐庵一个人写。这种观点是大家最为熟知的。 第一种说法早于明朝已经有人提出。一些支持此观点的人认为施耐庵是捏造出来的人,真实中并不存在。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之间亦有以下两种意见: 其中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 明代高儒《百川书志》中则说《水浒传》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也就是说主要是施耐庵写的,罗贯中进行了整理,编辑。这种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属于累积型群众创作,无疑施耐庵在创作过程中曾参考、借鉴和吸取了很多素材,包括史籍、笔记和某些完整的 、戏曲作品或其中的某些片段,但施耐庵创造性的劳动是不容抹杀的。 [编辑] 成书过程 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6/6f/Shuihu 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水浒传》插图:囚车解草寇(清初刻本) 《水浒传》的故事最初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从南宋开始就成为了民间口头文学的主要题材。目前流传下来的根据说书人编成的话本中就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到了元朝初年,出现了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晁盖、吴加亮(吴用)等36人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浒传》的故事梗概。在元朝,元杂剧中还出现了一些水浒故事剧本。 《水浒传》是到了明朝初年,根据《大宋宣和遗事》和《东都事略》等史籍中有关宋朝宋江等三十六人起义造反的记载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的。故事描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将各自不同的故事,从他们一个个被逼上梁山、逐渐壮大、起义造反到最后接受招安的全过程。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传说是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他们讲究忠和义,爱打抱不平、劫富济贫,不满贪官污吏,最后集结梁山,与腐化的朝廷抗争。 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人物的鲜明形象,也向读者展示了宋代的政治与社会状况。 「水浒」字面的意思是水边,指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山东梁山泊。另外诗经中有「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句子,记载了周太王率领部族迁徙的事情。有人认为用水浒做书名,是将宋江等的聚义和周朝的兴起作类比,证明原作者肯定起义英雄们反抗统治的精神。水浒义军领袖宋江原是低级官吏,后被逼上梁山,与其他梁山好汉一起反抗暴政,「替天行道」,逐渐发展壮大。《水浒传》故事豪放、粗旷,全书通过人物的言语、行为来表现其矛盾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刻画也各有特色,而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各自的成长经历也不尽相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编辑] 版本 现存最早的《水浒》版本,当属保存于上海图书馆的《京本忠义传》,此本大约刻于明朝嘉靖年间的一百回版本。水浒传的版本很多,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故事版本。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系统:简本和繁本。 [编辑] 简本 简本包括了受招安,征辽,征田虎、王庆,打方腊以及宋江被毒死的全部情节。之所以称为简本,主要是文字比较简单,细节描写少。已发现的简本有: 百十五回本 百十回本 百二十四回本 [编辑] 繁本 繁本写得比较细致,也是流传最广的。主要有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三种。但主要改写增添的部分都是在招安之后的情节。 一百回本:在宋江受招安后,又有「征辽」,征方腊等情节。 一百二十回本:明万历末杨定见在一百回本的基础上又插入了征田虎、王庆等情节,合成一百二十回本。 七十回本:清朝金圣叹进行删改,腰斩一百回本招安以及之后的事,以原书第七十一回卢俊义的梦作为结尾,再将第一回作为楔子,此为七十回本。 一般认为只有百回本可能是《水浒》故事成型定书的最早本子,也最接近传说故事的版本。 [编辑] 译本 《水浒传》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英文版通常将《水浒传》翻译成Water Margin或Outlaws of the Marsh。在众多译本中,最早的当属赛珍珠女士在1920年代中后期翻译的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书名出自《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933年出版,是《水浒传》的第一个英文全译本,当时在美国颇为畅销。但是译本中有很多错误。比如书名的翻译,就不符合原意,受到过鲁迅先生的批评。对一百零八将的绰号,也往往望文生义,比如将病尉迟的(Yuchi)译作"Weichi",将花和尚鲁智深译为Priest Hwa(花牧师),更是将母夜叉孙二娘译为"Night Ogre"(夜间的怪物)。 迄今为止《水浒传》被认为比较好的英文版本,应该是中国籍的美国犹太裔学者沙博理先生(Sidney Shapiro)在文革期间受命译的一百回版的"Outlaws of the Marsh"(水泊好汉)。他的译本,被认为更加忠实于原著,而且很贴切地反应了原文的神韵,符合翻译的「信,达,雅」的原则。可惜由于这个译本产生于文革时期,影响不大。 法语版则将其直译为Au bord de l'eau。 日文版的《水浒传》的版本非常之多,甚至被改编和演绎成了许多漫画,电影,电视作品。 [编辑] 影响和艺术价值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白话文写出的长篇 ,《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缺乏知识以及大众娱乐活动的年代,《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等其他通俗 往往就通过民间艺人,以戏曲曲艺的形式,成为了普通民众仅有的文化活动。其中虚构的人物或者虚构的故事变成为了老百姓眼中的史实。其中很多故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等,历来为男女老少所津津乐道。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各种道德观,书中人物所体现出的重朋友,轻生死,讲侠义的特点,便成为了大众用来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 与另一部名著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的长处不在于政治和战争场面的描写,而在于主要人物的刻画和市民生活的描写。其中梁山主要人物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物个性鲜明,角色语言各有特色。 水浒传故事被改编成多种曲艺形式。红楼梦中就提到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曲目。评书,苏州评弹和山东快书都有很多经典节目是取材水浒传的。 古时流传有一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指年轻人不该读水浒传,否则容易会整天想打架,思想上变坏;而老年人不应该读三国,因为其中人物善于用计使诈,处心积虑、钩心斗角,作为应该「知天命」的老人应该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着算计别人,对自己身心无益。 [编辑] 评价 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4/44/Shuihu1.PNG/180px-Shuihu1.PNG 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洪太尉释放妖魔 《水浒传》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成就上受到后世不少文学评论家的赞许: 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到了20世纪,文学评论家除了评论《水浒传》的文学成就,亦开始对《水浒传》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和价值观产生兴趣。 1930年代初,鲁迅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曾这样评论《水浒传》:「『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对于《水浒传》的思想倾向历来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认为《水浒传》表现的是忠义的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李贽。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是教人做强盗的书。主要是明朝的左懋第提出的,他认为《水浒传》教坏了百姓,强盗学宋江。并且认为如果不禁毁《水浒传》,对于世风的影响是不堪设想的。当时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将《水浒传》在全国各地收缴。另外一个持这种观点的人是金圣叹。这也是他把七十回以后砍掉的原因之一。 1950年代,当时所持的看法是认为《水浒传》是描写歌颂农民起义的。这种看法是当时各种教科书,文学史和 史所持的一个主流的看法。 在1970年代、文革将近尾声时,亦对《水浒传》的价值观作了评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又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又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他的言论曾使中国掀起一场「评《水浒》运动」。此时 的观点认为,《水浒传》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书;宋江所执行的是一条投降主义的路线,否定了晁盖的革命路线。晁盖和宋江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宋江上山以后就排斥晁盖,而且108人就没有晁盖的名字、没有他的地位。
宋朝 作者、明朝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 ,内容以宋朝为背景
围绕在梁山泊称覇的强盗。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作者历来有争议[1],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罗贯中做了一定的整理工作。书中强盗多是被官府逼至落草为寇,当中有不少本来是官员,但在中国大陆曾被归类为农民起义 。 内容来自 ***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题

1. 文学常识训练题
文学常识训练题 (总分36分,每小题3分,30分钟完成) 班别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辨析题: 1.对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禺、原名万家宝,我国著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虎符》《北京人》等。

B.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郑光祖的《赵氏孤儿》。 C.“风雅”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儒家诗论把“风雅”列为“诗经六义”的两类。

D.雨果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和代表作家,其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幻灭》《九三年》等。 2.下面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离骚》—屈原—春秋 《高老头》—法国—巴尔扎克 B.《喻世明言》—冯梦龙—明朝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挪威 C.《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D.《长生殿》—孔尚任—清代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被称作前四史,它们与《资治通鉴》一样都是被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的组成部分。

B.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 ,它与《水浒传》、《西游记》等书都是古典白话 的典范。 C.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来成为诗体名称,宋元以后有时将词、曲也称为乐府。

D.与汤显祖生活年代基本相同的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很多,如《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伪君子》等。 4.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曹禺、夏衍、田汉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日出》《上海屋檐下》《关汉卿》。

B.艾青、李季、臧克家三位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分别是《王贵与李香香》《有的人》《大堰河—我的保姆》。 C.《荔枝蜜》《小桔灯》《雄关赋》分别是著名作家杨朔、冰心、竣青的作品 D.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著名的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大海》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普希金,《巴尔扎克的葬词》的作者是福楼拜。 B.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 *** ”并称,“风”指《诗经》,“骚”指《离骚》。

C.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奥赛罗》和《李尔王》是其四大悲剧中的两部。 D.著名作家冰心、丁玲的代表作分别是《繁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散文《左传》《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其中“传”字与《史记》中“列传”的“传”字意思不同。

B.到宋代,词发展到极盛时期,苏轼以诗为词,拓宽了题材,开阔了意境,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开创豪放一派。辛弃疾、张孝祥均为豪放派词人。

C.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 家、戏剧家,语言艺术大家,其作品大多取材于“京味”十足的市民生活,如 《骆驼样子》,剧本《四世同堂》等。 D.《门槛》《哈姆雷特》《丑小鸭》《麦琪的礼物》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屠格涅夫、英国的莎士比亚、丹麦的安徒生、美国的欧·亨利。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代作家,常因地位相当、风格相近或是关系密切而被合称。如李白、杜甫合称“李杜”,杜牧、李商隐合称“小李杜”,元稹、白居易合称“元白”,韩愈、柳宗元合称“韩柳”。

B.“传奇”一名两见于中国文学史:唐宋传奇指的是文言短篇 ,明清传奇则指唱昆腔的南戏。 C.世界文学史上有两部著名的《唐璜》,一是法国莫里哀的长诗,一是英国拜伦的戏剧。

D.法国有两个“仲马”:一是大仲马,著有《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一是小仲马,著有《茶花女》。 8.下列有关作家或作品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阿·托尔斯泰是苏联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品长篇 三部曲《苦难的历程》包括《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

B.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长篇 《吉檀迦利》是获奖作品。 C.果戈理,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讽刺喜剧《死魂灵》和长篇 《钦差大臣》。

D.《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渔夫的故事》是《天方夜谭》中的故事,该书是古代 *** 民间故事集。 9.下面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明清三代, 创作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

B.《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不同。 C.惠特曼、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欧·亨利、海明威都是美国著名 家,他们都是美国进步文学的杰出代表。

D.鸣凤和 *** 凤分别是巴金的长篇 《家》和曹禺的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她们都是黑暗社会里封建大家庭中的牺牲品,她们的死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黑暗势力对年轻一代的摧残。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
2. 语文文学常识试题荟萃
1《诗经 》西周 春秋 三百零五篇 风 雅 颂 国风·魏风 表现手法



2四言

3屈原

4楚辞

5诗经 楚辞

6《七发》

7司马相如

8《史记》

9《史记》 司马迁

10《孔雀东南飞》 乐府双壁

11《古诗十九首》

12曹操 、曹丕、曹植

13田园诗

14《文心雕龙》 《诗品》

15唐诗 宋词

16李白 杜甫 李商隐 杜牧 李白

17《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18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

19李清照 李煜 苏轼 辛弃疾

20柳宗元 韩愈 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21韩愈 柳宗元 苏轼 苏辙 苏洵 王安石 曾巩

22关汉卿 《窦娥冤》《单刀会》 马致远 王实甫 白仁朴

23《三国演义》

24《三国演义》 《红楼梦》 《西游记》 《金瓶梅》

25《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

26蒲松龄 《聊斋志异》

27《儒林外史》 《红楼梦》

28鲁迅 《狂人日记》

29胡适 《尝试集》

3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31徐迟 《歌德巴赫猜想》

32《子夜》

33白莽作

34国风 离骚

35《大学》 《中庸》 《论语》《孟子》《大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6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37礼、乐、射、御、书、数

38《论语》

39《孟子·劝学》

40蒲松龄 《 使至塞上》
3. 请问大学语文填空题
1.离骚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3.道德经4.胡适的《尝试集》 鲁迅的《狂人日记》5.明,清之际的张岱可谓是一位小品文集大成者.他吸收了晚明诸家特别是「公安派」和「竟陵派」的长处,矫正了小品文在发展过程中的流弊,以深厚救浅薄6.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听说“双溪”那地方的春色还很美,我也想划只小舟去看看。

但又当心“双溪”这地方勾勒起我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那种小小的舴艋舟,载不动我这内心许许多多的忧伤情愁。这句是作者李清照为重回“双溪”这个地方勾忆起自已的一丝丝乡愁而作。

有人理解为乡愁,有人理解为"遗憾的青春,灰暗的童年。怎耐的过今天的失落" 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但是毕竟是作者的心境,我们只可意会,武陵春7.巴尔扎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作家。

生于图尔一资产者家庭。学过法律。

1819至1829年是他文学事业上的探索阶段,他练习写作和了解社会。1829年发表《舒昂党人》,这是总称为《人间喜剧》(1829-1848)的第一部作品。

《人间喜剧》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通过96部(原定写137部)篇幅不等的 ,两千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前半期整个法国的生活画卷。《人间喜剧》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其中风俗研究为主体,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

作者采用分类编排和人物再现的方法,将众多 联成一个整体,构成世界文学史上一座规模空前的宏伟纪念碑。巴尔扎克是法国以及世界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

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巴尔扎克很高的评价,认为《人间喜剧》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8.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因此也可以说是“唐二家,宋六家”。
4. 急需30个文学常识题,要原创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唯一的长篇抒情散文。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7、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府本来是指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18、《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19、《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组无名氏的短诗,它是对乐府民歌的发展,标志着五言诗技巧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20、汉末建安时期,一批文人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人们称为“ 建安风骨”。

2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龟虽寿》中的名句,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

23、蔡琰,字文姬,是建安时期的女诗人。 她的五言《悲愤诗》表现汉末政治动乱所造成的人民的疾苦。

24、阮籍是正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有五言诗八十二首,总名为《咏怀诗》。 25、陶渊明,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大诗人。

他的诗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被人们称为“田园诗人”。 26、陶渊明较晚时期所写的《桃花源诗并记》标志着他思想和艺术的新高度,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世外桃源”的社会理想。

27、抒情长诗《西洲曲》代表了南朝(公元420——589年)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 2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诗句,描写了北方大草原的风光。

29、《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30、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31、干宝的《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 的代表。 30、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是纪录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人物言行和趣事的小品文,生动活泼,文笔简洁。
5. 大学语文的答题技巧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命题是自学考试的核心,是实现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标准的关键.对考生而言,首先就要了解命题的原则与要求、题型、试卷的难易等等相关考试信息.在些基础上把握考试重难点,确定考试对策,这样复习才会有针对性的进行,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总复习前,最关键的就是明白《大学语文》考什么,围绕目标才能针对性制定复习策略.依据大纲,《大学语文(本、专)》题型共有五种类型:即单项选择(20分),多项选择(10分)、词语解释(10分)、简析题(30分)、作文(30分).可见,复习的重点可放在作文和简析题上,这两项分数的高低,关系到考试的成败,但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其次,考生如有可能应取得历次考试试卷.这既可熟悉题型,了解试题难易度,又可作为自测、练习之用,找出差距,尽快补缺补漏.由于自学考试试题大都来源于试题库,试题一般都覆盖到考试大纲的各章,题量也比较大.根据考试经验,历次考试的试题,大都出自试题库或者与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考生了解试题库的题型,可以大大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熟悉题型.寻找策略.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复习时了解考试题型,并辅之以有效的练习,才能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收到最好的效果.1.单项选择这部分20分,共20个小题,是考试中最容易拿分的题型了.因此考生应尽量做到不失分.单项选择主要考文学史知识,如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论点、主要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等,四选一,无论知不知道,都有25%的机率选到正确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握不准时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9题: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A、铺垫反托B、对比反托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答案:C)这道题考的是迁移能力.考生并不一定要熟悉原文,只须运用平时所学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2.多项选择这部分共5题10分,多考综合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考试内容与单项选择题差不多,只是在答案的设置上更多一些,主要是看考生掌握知识是否全面,这是平时是否用功的最直接证明.答题只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凭感觉来猜题、押题是行不通的.以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为例:第21题“下列文章,总体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达主旨的有()”、22题“下列作品中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有()”、第23题“下列诗篇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第24题“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有()”第25题“鲁迅《风波》的主要艺术特点有()”,这五道题都有一定的难度.21、22、23题考艺术手法,23题考文体知识,第25题考艺术特点.根据这些考试内容,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重点课文.3.词语解释这部分共5题10分,以古文中的词语为主,兼考现代文的疑难词语.答题必须在理解全句的基础上,对应直译,然后落实某一个词的意义,务必准确、简洁、切不可写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鱼目混珠.如200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专)第29题要求考生解释“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中的“用以兴”的意思,要求考生复习时比较细致.总体而言,这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4.简析题这部分约3至5题,共30分,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的出题方式是先给出一段文字(字数一般不会超过200字),然后根据文段来设计问题.2001年起考试的文段不再局限于教材.考试文段主要是现代文(包括现代 、戏剧、散文、科技说明文等)片段,古文片段,古典 、戏剧片段、古体诗现代诗等等.主要是考文段主题、内容、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等,出题方式比较灵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答题应采取还原课文,句不离段的思维方法,结合课文的“提示”启发思路.一定要弄懂内容,摸清提问的角度,针对性回答.答案总的要求是越简明准确越好,而不是内容答得越多越好.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共考5题,第36、39题是古文片断(庄子的《秋水》和郧道元《三峡》);第37题是古典 片断(《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第38题是现代文片断(《刁槛》);第40题是古体诗(李白《度荆门送别》),考试内容相当全面,要求考生对各种文体都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5.作文作文30分,占分比例大.若出现大的失误,将导致考试不及格,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作文主要考核考生的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作文总的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语言通畅、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规范.写作时要注意把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综合材料和典型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结合起来,搭配使用.这样既可避免角度单一,缺少变化,又可满足作文的字数要求。
6. 一些语文文学常识题
1。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订甫斥晃俪浩筹彤船廓;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祥子一开始是个比较有自由的洋车夫,这就是说,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

2。绝望岛

3。“鹦鹉螺”号

4。万事具备 只欠东风;赔了夫人又折兵 太多了,不好说

5。余秋雨, 山居笔记

6。煮酒论英雄 曹操 刘备
7. 文学常识题有哪些
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 集,作者是清代著名 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 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 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 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 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 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 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 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 集是鲁迅的《呐喊》。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 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 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

. ..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

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为什么被称为四大名著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 ,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在清朝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前,有“四大奇书”的说法,即《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但在《红楼梦》成书后,一般以《红楼梦》取代《金瓶梅》的位置,改称“四大名著”。

到底四大名著的销量有多大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是至今每年还是有很多种版本的四大名著大量售出。最为广泛认可的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

《三国演义》是一本长篇历史 ,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 的开山之作,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目前尚无定论,争论很多,也有人认为是施耐庵所作)。故事自黄巾起义起,终于西晋统一。是书陈叙百年,赅括万事,七分真实,三分虚构。三国指的是魏、蜀、吴。 通篇精巧叙述谋略,被誉为中国谋略全书。

三国故事在中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全书24卷。清朝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字粗朴,内容平易;《三国志演义》,清毛宗岗增删评点本,约成书于康熙初年,该本在社会上流传最为广泛。

作者: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 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 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在对三国态度上,尊刘反曹鄙吴是民间的主要倾向,而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和皇室正统思想。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国演义时,,把明代流传下来的版本中不实讥望、怪力乱神之处删除勘正,但《三国演义》抹掉了曹操、孙坚父子、王允、陶谦、孔融、马超等人历史上的不利描写。把曹操、周瑜、吕布、孙策、郭嘉、司马懿、诸葛亮、荀彧、赵云、庞德、夏侯敦、关羽、司马昭等人的功劳进一步拔高。皇甫嵩、何进、卢植、刘备、孙坚、袁绍、程昱、陈登、张昭、鲁肃、曹真等人的表现则打了折扣。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手法多样,读者往往感到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被认为是波澜起伏、跌宕跳跃,使人读来惊心动魄。

《三国演义》是亲刘的作品,他用了前103回写了从桃园结义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51年,以后的46年只用了16回就草草收场了。

《三国演义》和三国时期故事传说对东亚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有关三国的诗词歌赋就不胜枚举,以三国故事为内容的评书、戏剧和其他口头文学作品曾出不穷。而且这些作品和《三国演义》的相互借鉴,传承形成了独特的类文化群。直到今日的各类三国故事剧集,漫画,书籍还是经久不衰。《三国演义》及三国故事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至今仍随处可见,在人们处于竞争环境或奋斗阶段,可能会以三国的场景,人物关系作为考量。其间的褒贬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无论褒贬的结论如何,人们对三国中人文精神的认可已经根深蒂固,难说会有较大改观。

个别的讲,在有些与《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地区或族群中,三国文化的烙印更是明显,如诸葛姓氏,川陕地区等。

中国自古流传有一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指年轻人不该读《水浒传》,否则容易会整天想打架,思想上变坏;而老年人不应该读三国,因为其中人物善于用计使诈,处心积虑、勾心斗角,作为应该“知天命”的老人应该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着算计别人,对自己身心无益。

《三国演义》也留下了不少成语,如桃园结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蜀中无大将、三分天下……等等。

《三国演义》也留下了一些俚语,如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说曹操,曹操到……等等。

另外,书中蜀国丞相诸葛亮所作的《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也被传为千古佳话。

自《三国演义》传了出国外后,日本人非常喜欢这类题材,改编成漫画或动画不下数十次,如横山光辉的作品“横山光辉三国志”,市面上也有不少以三国作背景的电脑游戏和电玩游戏,比较著名的有日本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 ,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以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关于西游记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明朝的吴承恩。
现在出版的各种版本的《西游记》都署名吴承恩,但是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就一直对其作者存有争议。

明朝流传的《西游记》,各种版本都没有署名。清朝汪象旭在所撰《西游证道书》中提出《西游记》为南宋时的邱处机所著。这一看法提出后,清朝的文人大多赞同。乾隆朝纪昀等人开始怀疑此说,认为《西游记》中多处描写明朝的风土人情,而邱处机是南宋末代人(是明朝以前的朝代的人);此外《西游记》中多处使用江苏淮安方言,而邱处机一生在华北地区活动,并未在淮安居住过。也有明朝清朝道士、文人以为《西游记》是道士炼丹之书。

民国期间,鲁迅、胡适等人根据明朝天启年间《淮安府志》上所载,又据前人所论,推定淮安吴承恩是 《西游记》的作者。民国后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80年以后,有关《西游记》作者的研究渐成热点。仍不断有学者对吴承恩的作者身份表示质疑。理由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友人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一事;二是《淮安府志》所载吴承恩著《西游记》一事并未说明是演义、稗官,而通常情况下演义、稗官是不录入地方志的;三是在清朝藏书家黄虞稷所著《千顷堂书目》中吴承恩所著《西游记》被列入舆地类(即地理类)。因此,有人重新提出《西游记》是邱处机所著,或是其弟子、传人所著。

也有少数学者立论:《西游记》是明朝的“青词宰相”李春芳所著。但是由于论据稀少、牵强,绝大多数学者都不赞同此说。另外一方面,证明吴承恩就是《西游记》作者的论据似乎更多起来,而且更有说服力。主要有:一,吴承恩的个人情况与《西游记》创作者的特征完全吻合。二,对各种质疑给出了较为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三,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是关于《西游记》各文本中方言的研究。1980年以后这方面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几乎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吴承恩就是《西游记》的作者。(相关的研究请参阅刘修业的著作及颜景常著《〈西游记〉诗歌韵类和作者问题》)

所以现在一般认为,明朝社会宗教盛行,有关唐朝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传记、传说及其它宗教传说、民间故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吴承恩是在这样的社会及文化背景下,以上述的传记、传说、故事为素材,创作了现今我们看到的 《西游记》。

经由吴承恩的重新构思、组织和编写,较之此前流传的传记、传说、故事、评话, 《西游记》不仅内容大大丰富,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更加鲜活、丰满,想象更加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 《西游记》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公元629年,唐朝僧人玄奘违反朝廷当时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从凉州偷渡出关,只身赴印度学习佛教教义。经过16年,在644年回国,并向唐太宗写信报告了情况。唐太宗下诏让他口述西行见闻,他的弟子辩机由此写出《大唐西域记》。在玄奘逝世后,他的另外两名弟子慧立、彦悰将玄奘的生平以及西行经历又编纂成一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了弘扬师傅的业绩,在书中进行了一些神化玄奘的描写,这被认为是《西游记》神话故事的开端。此后取经故事在社会流传,神异的色彩越来越浓厚。

在唐朝后期和五代时期的许多记载中已经出现了西行取经的故事。现存敦煌石窟的玄奘取经壁画,大约作于西夏初年,已经出现持棒猴行者形象;南宋刊印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经有猴行者化作白衣秀士,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和“深沙神”;宋元南戏有《陈光蕊江流和尚》,吴昌龄作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已经有师徒四众;元明之交时代的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和《西游记》描写了孙悟空的来历;明初朝鲜的汉语教材《朴通事谚解》提到有《西游记平话》,其中概括复述“车迟国斗法”一段,和《西游记》第46回十分相似;明代《永乐大典》第13139卷有“梦斩泾河龙”,和《西游记》第10回基本相同。

《西游记》中的许多形象,例如孙悟空、猪八戒等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家喻户晓。《西游记》系统地反映了中国释、道、儒三教合流的思想体系,将道教的天上、地狱和海洋的神仙体系与佛教的西天揉合到一起,并在同时执行“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的儒教思想。《西游记》提出“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的大胆言论。同时这本书中神仙体系的描绘正是作者当时生活的明朝政治社会的缩影。

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鲁迅先生在《中国 史略》中评价《西游记》的主旨是描写反映人的一生,人在年轻时思想活跃,敢想敢干,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敢于蔑视任何权威,“粪土当年万户侯”;一旦碰了钉子,栽了一个大跟头后,就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克服艰难险阻和人生中的诱惑(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才会达成“正果”。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 ,内容围绕在梁山泊称霸的强盗。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作者历来有争议[1],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罗贯中做了一定的整理工作。书中强盗多是被官府逼至落草为寇,当中有不少本来是官员,但在中国大陆曾被归类为农民起义 。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除目前广泛认可的作者为施耐庵外,历史上还有其它几种观点,包括了罗贯中说,施惠说,郭勋托名说,宋人说等。

有观点认为全书皆由罗贯中所著。明朝嘉靖年间的汪道昆托名“天都外臣”在《水浒传叙》中首次指出《水浒传》“越人罗氏...为此书,共一百回”。其后许多明清人士都相继指出罗贯中是《水浒传》作者。直到明国年间,鲁迅、俞平伯仍然认为水浒传简本是罗作,繁本是施编。甚而一些持此观点的人认为[来源请求]施耐庵是捏造出来的人,真实中并不存在。

但是这种观点现在普遍没有得到认同。反对者认为[1],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明显不同,完全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惠康野叟在《识馀》中说:“二书深浅工拙,如天壤之悬,讵有出一手之理?”而且关于罗贯中作《水浒》的证据也大多经不起考证。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属于累积型群众创作,无疑施耐庵在创作过程中曾参考、借鉴和吸取了很多素材,包括史籍、笔记和某些完整的 、戏曲作品或其中的某些片段,但施耐庵创造性的劳动是不容抹杀的。

水浒传》的故事最初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从南宋开始就成为了民间口头文学的主要题材。目前流传下来的根据说书人编成的话本中就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到了元朝初年,出现了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晁盖、吴加亮(吴用)等36人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浒传》的故事梗概。在元朝,元杂剧中还出现了一些水浒故事剧本[来源请求]。

《水浒传》是到了明朝初年,根据《大宋宣和遗事》和《东都事略》等史籍中有关宋朝宋江等三十六人起义造反的记载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的。故事描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将各自不同的故事,从他们一个个被逼上梁山、逐渐壮大、起义造反到最后接受招安的全过程。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传说是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他们讲究忠和义,爱打抱不平、劫富济贫,不满贪官污吏,最后集结梁山,与腐化的朝廷抗争。 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人物的鲜明形象,也向读者展示了宋代的政治与社会状况。

“水浒”字面的意思是水边,指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山东梁山泊。另外诗经中有“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句子,记载了周太王率领部族迁徙的事情。有人认为[来源请求]用水浒做书名,是将宋江等的聚义和周朝的兴起作类比,证明原作者肯定起义英雄们反抗统治的精神。水浒义军领袖宋江原是低级官吏,后被逼上梁山,与其他梁山好汉一起反抗暴政,“替天行道”,逐渐发展壮大。《水浒传》故事豪放、粗旷,全书通过人物的言语、行为来表现其矛盾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刻画也各有特色,而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各自的成长经历也不尽相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白话文写出的长篇 ,《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缺乏知识以及大众娱乐活动的年代,《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等其他通俗 往往就通过民间艺人,以戏曲曲艺的形式,成为了普通民众仅有的文化活动。其中虚构的人物或者虚构的故事变成为了老百姓眼中的史实。其中很多故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等,历来为男女老少所津津乐道。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各种道德观,书中人物所体现出的重朋友,轻生死,讲侠义的特点,便成为了大众用来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

与另一部名著三国演义相比[来源请求],水浒传的长处不在于政治和战争场面的描写,而在于主要人物的刻画和市民生活的描写。其中梁山主要人物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物个性鲜明,角色语言各有特色。

水浒传故事被改编成多种曲艺形式。红楼梦中就提到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曲目。评书,苏州评弹和山东快书都有很多经典节目是取材水浒传的。

古时流传有一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指年轻人不该读水浒传,否则容易会整天想打架,思想上变坏;而老年人不应该读三国,因为其中人物善于用计使诈,处心积虑、钩心斗角,作为应该“知天命”的老人应该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着算计别人,对自己身心无益。

水浒传》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成就上受到后世不少文学评论家的赞许:

金圣叹[来源请求]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冯梦龙将[来源请求]《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到了20世纪,文学评论家除了评论《水浒传》的文学成就,亦开始对《水浒传》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和价值观产生兴趣[来源请求]。

1930年代初,鲁迅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曾这样评论《水浒传》:“‘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对于《水浒传》的思想倾向历来有不同看法[2]。一种观点认为认为《水浒传》表现的是忠义的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李贽。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来源请求]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是教人做强盗的书。主要是明朝的左懋第提出的,他认为《水浒传》教坏了百姓,强盗学宋江。并且认为如果不禁毁《水浒传》,对于世风的影响是不堪设想的。当时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将《水浒传》在全国各地收缴。另外一个持这种观点的人是金圣叹[来源请求]。这也是他把七十回以后砍掉的原因之一。

1950年代,当时所持的看法是认为《水浒传》是描写歌颂农民起义的。这种看法是当时各种教科书,文学史和 史所持的一个主流的看法。

毛泽东在1970年代、文革将近尾声时,亦对《水浒传》的价值观作了评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又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又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他的言论曾使中国掀起一场“评《水浒》运动”。此时 的观点认为[2],《水浒传》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书;宋江所执行的是一条投降主义的路线,否定了晁盖的革命路线。晁盖和宋江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宋江上山以后就排斥晁盖,而且108人就没有晁盖的名字、没有他的地位。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长篇 ,写成时间仍待考证,目前所见最早的抄本出现于清朝乾隆中期的甲戌年(1754年)。《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红楼梦》的作者是谁长久以来存在争议,大多数人认为前八十回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后四十回作者是高鹗和程伟元。

《红楼梦》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 及章回 的巅峰之作,“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首。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
红楼梦是一部章回 ,每个章回虽然彼此独立,却又各有相关,有学者指出红楼梦所采用的是一种全然不同于西方 的结构方式,作者采用许多小事件堆栈成为一个大事件的“浪潮式”架构,以数个大主轴穿插众多小故事而成,因此关于《红楼梦》的主题,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其中最为人所重视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及薛宝钗之间的三角恋爱,也有人认为这部巨著是在描写传统中国贵族生活的腐败与颓废。全书中有很多关于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描写和戏虐,富含神话的色彩,并且反映著作当时的政治礼教、社会生活、经济制度及文化发展,乃至服装穿戴、饮食药膳、建筑亭阁、舟车行轿等等层面。

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

甄士隐——真事隐(去)
甄英莲——真应怜
封肃——风俗
霍启——祸起
贾雨村——姓贾名化:假话;表字时飞:实非;别号雨村:假语存 [1]
姣杏——侥幸
冯渊——逢冤
秦可卿——情可轻
秦钟——情种
詹光——沾光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
单聘人——善骗人
石呆子——实呆子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迎’‘探’‘惜’谐音为‘原应叹息’
在20世纪初,“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争论,并持续至今。首先是胡适提出红楼梦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的作者并非同一人。然后经过许多人多番考证,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前八十回的作者为曹雪芹,后四十回的作者为高鹗和程伟元。后来,对于前八十回的作者也有了争议,但缺乏充分证据。

《红楼梦》第一回正文中,将作者归之为“石头”,这自然是 家言。紧接著又提到,此书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而早期抄本中的大量脂批则直指曹雪芹就是作者。如甲戌本第一回有批语:“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脂批还多次说《红楼梦》的故事很多取材于曹家史实,也可作为旁证。由于脂批中透露作批者与曹雪芹及其家族关系紧密,也熟知甚至部分地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因此脂批可以说是曹雪芹作为《红楼梦》作者的最直接证据。

清代诗人明义在其《题红楼梦》诗序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另一位清代宗室诗人永忠作于乾隆三十三年的咏《红楼梦》诗题曰:“因墨香得观《红楼梦》 吊雪芹三绝句(姓曹)”。这大概是除《红楼梦》本身和脂批之外,最早指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明义和永忠都是曹雪芹同时代人,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认识曹雪芹,但他们与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兄弟有密切往来,因此他们的说法被认为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迄今没有在敦诚、敦敏兄弟的文字中找到关于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另外,在与曹雪芹同时代或稍晚的袁枚、裕瑞等人,以及更晚的其他人的笔记中,也都有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在对清人笔记和曹雪芹家族考证的基础上,确定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从此成为定说。稍后脂本脂批的发现更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近年来虽不断有人提出《红楼梦》作者另有其人,但均缺乏足够的证据。

程伟元在120回本《红楼梦序》中说,后40回中有20余回是他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找到,剩余10数回则得之于“鼓担”,他和高鹗只是“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但多数人相信,后40回实际上全出自于程高二人之手。近年来也有人提出,后40回续书者另有其人,程高确实只是作了编辑工作。也有人相信,后40回中有部分曹雪芹的旧稿。

1981年,陈炳藻通过对红楼梦的数理统计,得出全120回皆为曹雪芹原作的结论。但学术界依旧没有对此达成普遍共识

清末文学家将6本 合称为6大名著,为何后来却变成4大名著?

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为什么被称为四大名著_清人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两书合刊-第1张-游戏相关-智辉科技

六大名著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之外,还有另外两本是《儒林外史》以及《聊斋志异》。在清朝末年,这6本书在民间都是广为流传,被大家统称为六大名著。

但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这两本书中的部分思想有些偏激,在宣传的过程当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所以没有没能进行大量的印制。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促进中国文艺的复兴,当时从6本书当中选出了其中的4本,也是最符合当时社会需求的,称为四大名著。这就是为什么六大名著,到后来只剩下四大名著的原因。

四大名著统一发行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在全国就成为了非常热门的书籍。最火爆的时候,市面上甚至都买不到,都要抢购才行。因为受到这波热潮的影响,所以当时非常多的书店都开始销售四大名著。

这使得四大名著越发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也就变得越来越经典。其实当时的出版社也想印制其他两本书,但是相比之下销售量肯定是没有办法超过四大名著的。

商人总是要考虑利润,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是选择印刷四大名著比较有利润,所以自然而然就放弃了另外两本。

但其实《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这两本书对于我们国人来说也是非常熟悉的。《聊斋志异》是一本具有鬼怪神话色彩的 ,被多次翻拍成电影,尤其是《倩女幽魂》这个故事很多年轻人都看过。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写官场的 ,揭露了官员在黑暗的社会下被金钱所吞噬,最后堕落的故事。

标签 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为什么被称为四大名著_清人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两书合刊